夏游记⑩丨主题乐园“酣战”暑期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打开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上海发布”,点击“景区实时客流”,以迪士尼乐园为主体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实时人流量数字便呈现眼前。

截至7月17日18:30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当时客流约为5.93万人。当然,直到乐园当日营业结束前,这一数字还可能会继续增长。

虽然暑期已经开始逾半月,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热度丝毫不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近一周(7月10日至7月16日)的入园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日均客流量高达6.36万人次。

暑期游被业内视作检验今年文旅市场复苏程度的一次“关键战役”。这其中,主题乐园游以鲜明的主题策划、丰富的娱乐设施在文旅消费端被寄予厚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注意到,各主题乐园的吸金能力也出现明显的梯次分化。在此背景之下,不少主题乐园在这个暑期相继推出了特色活动,以期打出精准化和差异化策略来“分食”市场。

难以复制的上海迪士尼人气

7月9日,游客杨斯钧带着两个亲戚家的孩子于上午10点左右到达上海迪士尼乐园安检口。

“从安检口到检票口,再到最终入园,前后大概花了45分钟的时间。”杨斯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午十点多并不是迪士尼入园的高峰时段,“按照以往的入园经验,队伍从开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开始排了,那个时段等候时间更长。”

杨斯钧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年卡用户。入园这天,他直言“人流量爆表”,“我听说7月9日这天人流量接近8万人,要知道当天还下雨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经第三方数据统计,7月9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客流量为7.89万人次,创下了阶段性的日客流量新高。

杨斯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9日这天,他们一行人一天下来最终只玩了三个项目,“以创极速光轮项目为例,从排队到玩好,差不多花了2个多小时。当天排队的人直接排到了场馆外面。”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6月23日起,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正式涨价,调整过后,门票分为常规日、特别常规日、高峰日和特别高峰日四档,价格分别为475元、599元、719元和799元,较调价前分别上涨40元、54元、60元和30元。而涨价金额最高的高峰日门票,将适用于夏季的大部分日期。即便如此,酷热丝毫不能抵挡得住人们奔向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热情。

作为一名资深的迪士尼乐园粉,杨斯钧感叹迪士尼的人气是目前“独一档”的存在,“虽然这些年下来,乐园游乐项目并没有太大的更新。”

然而,在当前各大OTA平台的暑期热门乐园预订排行榜上,上海迪士尼乐园依旧霸榜。例如,截至7月12日,携程平台的暑期热门主题公园名单便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长沙世界之窗、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深圳欢乐谷、杭州宋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尽管近些年来上海迪士尼乐园并未明显更新娱乐设施,但其围绕乐园及IP衍生出的体验和产品却数次圈住了不少流量并维持着高人气度。

2016年开园后,上海迪士尼乐园围绕“达菲家族”开启了一场造星计划。尤其是2021年玲娜贝儿的推出,成为上海迪士尼乐园首个根植于本土的原创IP人物,并红成“顶流”。

“与迪士尼过往的IP所依靠丰富的故事剧情来打造形象不同,玲娜贝儿的火热更像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场典型营销。”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模式与如今娱乐公司打造流量明星的路径相似,通过“可爱”等碎片化的标签并结合高频词的传播来迅速圈粉、积累流量。

当然,该人士也指出,以玲娜贝儿为代表的IP之所以走红,仍得益于迪士尼本身对于IP衍生品从生产、推广、落地的一套成熟产业链。

在主题乐园扎堆的长三角区域,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七年、火了七年,其吸金能力令同业惊叹。

根据美国华特迪士尼最新财报,2023财年第二季度(即截至2023年4月1日的前三个月),迪士尼总收入约2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3%。其中,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收入约7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而在今年4月份,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同样披露七周年“成绩单”:开放运营七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人民币615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此外,在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各景点累计接待游客约630万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82%。

上述种种数据表明,迪士尼乐园对于区域经济拉动发挥着较强的作用。鉴于此,近期七城争夺中国第三座迪士尼落地的缘由便不难理解。

区域竞争中寻求精准化和差异化

虽然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成功短期内难以复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主题乐园的竞争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以主题乐园数量扎堆的长三角地区为例,《2022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下称《报告》)指出,长三角的主题乐园数量并未达到饱和的程度。“一方面主题公园的长期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主题公园产业集群效应,有效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吸引游客集聚。”

不可否认的是,主题乐园项目通常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即除个别国际品牌外,其他主题乐园主要依赖本地市场,这强调更精准的开发和营销。

今年7月1日晚,“广州长隆暑期启动仪式”在广州长隆水上乐园举办,预示着长隆水上乐园、长隆欢乐世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长隆酒店、长隆国际大马戏等正式进入“暑期时刻”。据悉,今年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推出了“长隆水上超级电音节”,将邀请诸多明星艺人助阵。在同程旅行推出的“2023暑期热门亲子游玩法榜单”上,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在暑期热门主题公园中排名前三。

不难发现,在今年不少各地主题乐园推出的活动中,音乐节、演唱会等各类音乐演出成为吸引游客的新“武器”。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型音乐娱乐演出,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强的人流聚集效应,提振当地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消费产业。同时,音乐演出受众以年轻人和学生群体为主,能够帮助目的地有效吸引年轻客群。“2023年,非一线城市的大型演出增长迅速,一线明星进入县城、景区参加音乐节演出,为目的地和景区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与此同时,今年暑期游市场所呈现出来新的结构亮点,也给予了各地主题乐园延伸产品供应链时的参考——Z世代强势增长,夜游、避暑等主题游盛行。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消夏避暑夜游报告2023》显示, 2023年我国居民夜间旅游出行意愿强烈,95%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有夜游出行计划。另外结合携程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12日,今年暑期以来亲子订单、夜游门票订单较疫情前分别增长45%、307%,亲子、夜游消费水平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这其中,具备成熟夜游场景、产品和服务支撑的主题公园,在亲子家庭和Z世代夜游订单中占比最高,而携程平台上夜间主题公园订单对比2019年同期翻倍。

对此,携程旅游产品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疫情后消费者需求变化显著,具有体验感和提供情绪价值的旅游产品更显示出生命力。

对于主题乐园而言,拥抱精准需求所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

今年以来,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对IP产品进行持续扩容——一方面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极地海洋文化与奥特曼、航海王、Baby Shark等国际IP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积极发展以“海陆机甲大巡游”、“仿生鲸鲨”为代表的自主IP。

这些带有情绪价值的IP,为海昌海洋公园带来了扎实的业绩回报。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期间,海昌海洋公园接待游客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20%,其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增长40%。“五一”期间,海昌海洋公园接待游客恢复至2019年同期人次2倍以上,收入增长近八成。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主题公园持续力求差异化。根据《报告》,当前国内主题公园的差异化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址的差异化,通常选择三四线城市进行区域布局;二是项目的差异化,提供的休闲娱乐设施在当地可替代产品较少;三是善于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开发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各国民族文化主题的特色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和市场的青睐。

然而,面对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国际主题乐园的冲击,本土主题乐园又该如何脱颖而出?

“中国式特色化发展的主题原创将造就主题公园新优势,塑造主题公园新品牌,演绎主题公园新故事。可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报告》认为。

本文由:首席小编 发布于外推客,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注明出处:https://www.waituike.com/1692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8月 13日 上午1:55
下一篇 2023年 8月 13日 上午1: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