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化发展”大家”谈 | 祖钰博:把握黄金机遇持续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化

原标题:旅游产业化发展”大家”谈 | 祖钰博:把握黄金机遇持续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化

提示: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持续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影响力。坚持以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新业态,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

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化等进行探讨和建言献策,推出”旅游产业化发展‘大家’谈“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篇——

荔波小七孔古桥 李贵云/摄

旅游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贵州接待省外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贵州具有天然的生态资源、气候资源、文化特色资源优势,已占据旅游业发展几大关键要素。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为贵州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化提供了黄金发展机遇。现阶段更应把握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发展机遇,增强贵州旅游吸引力,释放优势效能,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达到促进旅游产业化、盘活企业联动、刺激消费的作用。

荔波县小七孔鸟瞰鸳鸯湖 杨舰/摄

提升应用维度

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突破“切面”

贵州,要立足后疫情时代、产业转型阶段的发展所需,聚焦精神需求、体验需求、健康需求、审美需求、文化交流、意识传播担当等,围绕现有生态资源、旅游主体、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高位整合,找准贵州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的发力切口和品牌定位,找准突破路径,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一体化联动思维推动旅游产业化,以更标签化的文化名片深化贵州旅游印象定位。并结合生态福利的释放,促进旅游供给端和需求端深度对接、多点对接,放大旅游需求方面的应用。以深度连接拓展各旅游主体和相关产业一体化,形成体系化,促进经济倍增。

同时,发挥旅游服务设施的作用,从简单的旅游资源“拿取式”“景点式”“散点式”运营,上升到生态宜居、旅居与生活方式、生命态度的结合,打造“景点式休憩所”“休憩式旅行地”。

梵净山天桥

挖掘提炼深度

聚焦旅游产业发展“燃点”

贵州要结合规划定位,抓住发展要点,突破难点,立足优势,把握几个重点发力,推动以点带面的现象级效应。注重游客对旅游的体验感,抓住引导消费方向的情绪共鸣、认知同频、情怀内核,推动情怀式旅游。发挥革命老区、红色记忆的文化担当,结合市场需求,起到意识形态宣传、提升生命格局的作用。贵州拥有全国最多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村寨,典型的山地风光资源,将自然与人文结合,通过自然感受深化文化理解,加强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将旅游与身心放松、身心调养、情怀激励、意志养成相结合,打造“旅游+身心+康养”融合体。

黄果树瀑布

立足文化自信,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达,参考周边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旅游文化宣传,提炼属于贵州独有的“文化标签”。抓住天文太空旅游的独特性,打造科幻未来文化IP,带动衍生产品、服务。依托贵州风光,丰富旅游方式,在线路旅游、住宿旅游的基础上,增加故事性、传奇性、角色扮演、共创性项目,增强参与感、氛围感、可玩性。加强营销推广方面的投入和规划,打造专业旅游推广营销队伍,创造热点、制造话题,发挥网络营销的作用,提高投入收效比。

百里杜鹃景区赏花游玩 李华/摄

精化落实细度

打通旅游产业化“闭环”

贵州要建立旅游产业化专项推进小组,强化执行团队的上下贯通能力,强化政策规划、产业带动、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弥补、连接旅游产业中配合的缺位,使长线发展与单次选择互补、各项需求错位配合,推动形成完整的服务链、资金链。树立长期经营思维,聚焦长线、计划性活动,在新鲜性、一次性、打卡性旅游的同时,推进体验式、沉浸式、重复性、长期性发展,拓展旅游方式多元化。

优化旅游业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推进原有旅游主体的内核提炼、宣发定位,优化全线服务质量,重视市场调研和设计配置。焦聚旅游细分领域,筛选本地优秀文旅样本,推进系列样本打造。优化旅游产业上下游服务,重视旅游形象管理,形成稳定口碑,增加复游率和人传人的带动作用。加强对不良收费行为、敷衍式、收割式服务经营情况的检查和治理,打通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贵州旅游的循环效应,做到生生不息,推进以旅游小循环带动经济及多产业大循环,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处处长、经济管理学博士)

作者 | 祖钰博

编辑 | 徐婕妤

二审 | 谢予谦

三审 | 赵 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