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女明星被监禁、节育 13 年,被保安掌掴后惹争议,她是不是真的“有病”?

正文开始之前,插播一条福利:

最近多妈给我推荐了一款无火香薰,叫宋朝香薰

据说是为了追随宋人善调香,善琴棋书画的雅致生活,而创立的香薰品牌。

以植物香气,开启一场跨越时间的自然疗愈法之旅,以香气调节人的情绪,疗愈现代人的身心。

宋朝无火香薰

今日秒杀:29 元起

又看到小甜甜布兰妮的新闻了。

这一次是被保安掌掴。

前些日子,布兰妮想和一个 NBA 明星合影。

结果还没靠近就被对方的保安扇了一巴掌,眼镜都被打掉了。

事情发生后双方各执一词。

这个事件在娱乐圈和体育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布兰妮的歌迷朋友们,极为愤怒。

原本打人是不对的事情,可还是有不少人对布兰妮的说辞持怀疑态度。

毕竟,自从布兰妮重获自由之后,行为举止都极为高调且怪异。

跳奇怪的舞蹈。

穿奇怪的衣服。

说一些奇怪的话。

在公众场合脾气很暴躁。

一年内 7 次注销自己的社交账号。

种种行为在网友看来过于浮夸。

所以觉得她在这次事件中也 ” 不太正常 “。

说起布兰妮,那就不得不提那部引发了空前绝后的争议的纪录片——《陷害布兰妮 · 斯皮尔斯》。

纪录片曝光了小甜甜布兰妮这些年,如何被亲爹剥削、陷害,沦落为家人的摇钱树。(详情可看《一代天后自曝被亲爹 ” 灌药、监禁、戴节育器 “13 年,亲人的毁灭性伤害太残忍…》)

因为这部纪录片的曝光,小甜甜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今天想借着布兰妮这个事件,聊聊 ” 精神不正常 ” 这件事。

过去 13 年,这位当红女明星被迫吃精神药物、被迫接下各种工作,甚至被禁止结婚生子……

小甜甜多年无法逃离父亲的 ” 监护 “,根源是她在 2007 年一次 ” 精神崩溃 ” 后,被认定为 ” 精神有问题 “。

此后不管她如何解释辩驳,” 疯女人 ” 的标签始终摘不掉。

布兰妮的遭遇,让我想起那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如果在医院被认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布兰妮的遭遇,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可以解释,当年这个实验结果被发表出来后,狠狠打了整个心理学界和精神医学界的,这个心理学实验就是罗森汉实验

01

大卫 · 罗森汉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毕业后在斯坦福教心理学。

在斯坦福上了几个月课后,罗森汉非常挫败,因为学生们一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

他忍无可忍,便揪住几个学生问原因。

学生们表示,他讲的精神分裂课程太抽象了,那么多理论,怎么印证是真的呢?有没有临床印证过,以后能用在病人身上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

罗森汉也曾好奇过,精神病院里的医生,到底能不能真正区分正常人精神病人

罗森汉是个行动派,有了疑问立即就要知道答案。于是,他从 5000 多人里,找到 7 个人,准备悄悄搞个 ” 大事情 “。

这 7 个人加上他,一共 8 人,即将开始一场 ” 颠覆精神卫生专业领域 ” 的实验。这 8 个人的身份有研究生、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和家庭主妇。

他们 8 人先假装成精神病,并在在罗森汉的安排下,混入了美国 5 个洲的精神病院。

入院后,有 7 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1 个被诊断为躁郁症

他们在医院里的任务其实并不特殊:就是正常生活,做好每天的记录

实验开始前,罗森汉已经找到律师协助出院。4 年后,在律师的帮助下,8 人带着记录 ” 出院 ” 了。

之后罗森汉将 7 个人的记录整理了一遍,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紧接着又写了《精神病房的正常人》,探讨精神病诊断标准的有效性。

文章中提到的 8 位志愿者的遭遇,颠覆了许多人的三观。

02

当初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是以幻听为理由,联系上精神病院。

他们说自己总能听到 ” 无意义 “、” 空洞的 “、” 砰 ” 的声音 ( Empty,Hollow,Thud )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别的症状。

虽然他们确诊入院后就表示,自己没有再出现过幻听的现象,但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份,他们所有行为都被贴上了 ” 有病的标签 “。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因为带着任务住院,他们必须记录在医院的生活,每天都要写下大量的笔记。

他们担心自己记录的行为看起来会像个正常人,所以只能躲躲藏藏,偷偷摸摸地写。

可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

在医生和护士看来,他们记笔记的行为,是 ” 沉溺于写作 “、” 持续性书写行为 “,而这些症状,是精神分裂患者的偏执型特征。

当他们在走廊上散步时,护士会认为他们是 ” 情绪焦虑紧张 “。

有一位志愿者是个左撇子,在医护眼中也是精神病患的症状,理由是正常人都用右手。

医生认定他们是精神病,给开了 2000 多颗精神类药片,因为入院前已经学过 ” 躲避 ” 吃药,所以他们将药片全部冲进厕所。

结果这种行为在医生眼中,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毕竟医院里很多病人都会排斥吃药,他们也会想尽办法藏药,丢药。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更戏剧性的是,医生和护士认定他们是精神分裂患者,可医院里的病人却看出了他们的异常。

病人们清楚地指出,这些实验者就是来精神病院体验生活的,他们想做研究。

也就是说,真实患者们不带有色眼镜的判断,反而得出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

罗森在文章中写道:识破真相的不是医生而是精神病人,这一事实表明了巨大的问题。

不过,精神病院的问题,可不仅限于此。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03

在志愿者的笔下,精神病院与其说是疗愈的医院,倒不如说是囚犯的牢笼。

在医院里,医生和护士不会和他们进入深入的对话,出现在病人生活区的时间,也不到总工作时长的 12%。

哪怕志愿者们天天都在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但没有一个医生或护士,愿意打开他们的日记本,并且只是通过观察 8 人书写的行为,便草率下结论:他们总是在写东西。

而病人们也没有隐私可言,他们的宿舍和物品可以被随意翻看,为了方便监管,他们的厕所连门都没有。

因为这种毫无根据的论断,有些人无缘无故被确诊为精神病;因为糟糕的环境,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情况变得更糟糕。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罗森汉最后得出结论:精神病院的大多数诊断都是无效的。

他的文章发表后,很多专家和医生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且在医院里筛选出 ” 假患者 “,要 ” 还给 ” 罗森汉。

结果罗森汉表示,自己早就停止了这项实验。

这个实验带来的结局是,美国多家精神病机构倒闭,精神病人短时间内下降了 50%。

04

罗森汉实验里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一个人被视为反常后,他的正常行为也会被贴上 ” 反常 ” 标签,这结论根本不是基于行为本身,而是基于特定的情境,也就是 “标签效应“。

我们生活在一个早就制定好规则的文化环境中,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法,也戴上了有色眼镜。

很多人脑海中早已形成一个思考模式:精神障碍会伴随异常行为,遇到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人,他就一定会有异常行为

这种贴标签的方式,最终会形成结果导向模式——被诊断为某种精神障碍后,精神病的标签就再难抹去。

罗森汉试验的志愿者在出院的时候,拿的是 ” 轻度精神分裂 ” 的诊断结果——不管他们表现得如何 ” 正常 “,也无法在医护人员那里,得到精神正常的判定。

这不也正是布兰妮的遭遇,因为她曾经在众人面前失控过,后来哪怕她一次次辩驳,自己的精神状态没问题,依旧有很多人不信。

然而,被贴过精神病标签,就一辈子是精神病吗?

05

被强制关进疯人院的剧作家纳西尼尔 · 李曾说:他们说我疯了,我说他们疯了,可该死的是,他们的人数比我多。

按照罗森汉的说法,精神病,就和感冒发烧一样,是人类造出来的一个名词。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规则和标准都是人类制定的,而精神病这样的词,也只存在于人类世界中。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饱受精神问题的折磨,他们确实也需要治疗才能减轻恐惧和痛苦。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被确诊的精神病人,都需要强制治疗。

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值得欣慰的是,罗森汉实验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在此之后不断更新,同时伴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精神分裂的诊断已经精确多了。

其实病人和正常人之间,并没有一条严格的界线,我们都是在 ” 正常与不正常 ” 的连续体上。

人人都会生病,每一种疾病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触动,就顺手点个赞吧

这周 ” 心理入门小学堂 ” 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第 7、8 讲 – 弗洛伊德:防御机制

本文由:首席小编 发布于外推客,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注明出处:https://www.waituike.com/1207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20日 上午1:09
下一篇 2023年 7月 20日 上午1: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