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原标题: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王建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百年中师是一段浓墨重彩的教育历史,更是一曲余音袅袅的骊歌佳话。

但中师教育真正为大家熟悉与情感认同,甚至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则是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便又戛然而止了。

随之而来的是中师教育迅速走向萎缩、走向终结,中师教育成为过去,衍化成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在这不长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师教育成就辉煌,而后趋于衰落,本文进行简要的梳理与阐释。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Part.1

1983年:中师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1983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1983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中师的招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要求各地普通师范学校招收“政治思想进步、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志愿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初中毕业生”。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极个别的重点师范学校招收少量初中毕业生外,一般中师学校都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

是年伊始,中师学校招生对象全部变为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大部分是3年),毕业后定向分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可以说,1983年中师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征程。生源的变化为中师教育办学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师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新起点”。

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体的生源构成也给中师学校带来了新的气韵与景象,孕育了新的发展生机。

“中师生”这一颇具时代特色的称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优质师范教育的一个符号,同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推动了农村教育的积极健康发展。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Part.2

1983年以来中师教育的崛起与衰落

粗略来看,1983—1998年是中师教育的崛起时期,1999年则被视为中师教育衰落的开始。

中师教育的崛起表现在蓬勃的发展规模、优秀的生源素质与卓越的教育质量等多方面。

1985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万里同志在部分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建议每县办好一所师范或进修学校。人口多的县要办好师范学校,宁可少办一所高中也要办好师范。”

据统计,全国中等师范学校1983年有861所,1984年有1008所,到1988年共有1065所,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峰值。随后的几年,经过调整和合并,到1995年全国仍有中师学校897所。

全国中师学校拥有的学生数,1983年为45.4万人,1984年为51.1万人,1992年为66.5万人,1995年高达84.9万人,一直处于稳定的增长之中,显示了中师教育蓬勃的发展生机。

中师教育招生方式是指标计划分配到各个县市,按照考生分数从高到低统一录取。

中师教育虽然办学层次不高,但由于实行免费上学并发放基本生活费,而且有工作保障,成为“吃国家粮”的“公家人”,于是对一部分优秀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考上中师的录取分数线比当地的重点高中高出30—50分左右,足见考生的优秀程度,有的中师生甚至就是县里的前几名。

中师教育不分专业,实行的是全科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艺体素养、教师技能方面的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学校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及其规格要求,极大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的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在奔赴农村小学后,他们以“素质全面、多才多艺”的能力特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以“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支撑起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1995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社会的互动交融以及高考升学率的逐渐提升,中师教育的“黄金时代”开始褪色,但仍然为众多学子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弟的青睐选择。

1999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要求所有的“三级师范”逐步过渡到“二级师范”,是年之后很多中师开始停招、改制、合并或升格,中师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终结。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Part.3

回不去的中师教育

中师教育的崛起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一是20世纪80年代小学教育面临师资落后的严峻现实。据统计,1980年全国有小学教师549.3万人,其中275万多人不能达标,而农村小学教师的实际状况更为糟糕。中等师范学校主要负责为农村小学教育输送合格师资,从而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得到合理保障和稳定发展,中师教育也由此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二是“鲤鱼跳农门”的普遍社会心理趋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当上“公家人”、端上“铁饭碗”、拥有“干部身份”成为众多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普遍希冀,中师教育是初中生实现“跳农门”目标的最快路径。

三是农村中学质量竞争的核心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中学无不以升上中专的学生人数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学校也将最好的学生推送参加中专考试,这是学校之间质量竞争的核心关键,也造就了中师教育优秀生源的神话。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同时,中师教育衰落也在所难免。

一是师范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甚至向“一级师范”过渡是其基本规律,中师教育衰亡则难以避免。

二是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的引发效应。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行列,上大学不再“高不可攀”,因为高等教育扩招使更多人有了获取更高学历文凭的机会,中师教育学历文凭偏低自然失去竞争力。

三是教师教育改革引致的生存危机。20世纪末,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向开放、非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开放、非定向的教师教育体系不仅意味着培养主体多样化的加入,更包含培养性质、就业方式的改变,这一切将中师教育挤向了边缘,中师教育原来享有的“包分配”的优势也不复存在,中师办学自然走向消亡。

21世纪以来,在教师教育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师学校在“升停并转”中自谋生路、探寻出路,中师教育在整体意义上已经消亡,但中师教育的辉煌与经验仍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转自 |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资助课题“1983—1999湖南中师教育管理特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9YBA106

王建平:中师教育如何崛起?又缘何衰落?一文了解

延伸阅读:

一代中师生:他们优秀,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

顾明远历数师范教育改革犯下的错

教师子女:我为什么不报师范?

中师学校全国名录:1979-2000年 (有你的母校吗?)

中师,一个最悲情的词

罗玲: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师生

20多年前的中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中师生,成了学历鄙视链的最底层:一代中师生的梦想和忧伤

一代中师生的芳华!当年最优秀的学生当了教师

老师,请您做一名“中师”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由:首席小编 发布于外推客,转载请联系作者,并且注明出处:https://www.waituike.com/1196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9日 上午2:01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9日 上午2: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